第215章 大势已去难挽回(中)(2 / 3)

紧绷的心稍微放松下来,“粮草的事,户部有什么意见?准备怎么解决?”

“这事有点难办,”户部尚书一直皱着眉头,思索解决的办法,见袁城看向自己,只得硬着头皮道,“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,先前的粮草已经掏空了附近几路的粮库,短时间内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物资了,想要往更远的州府调粮,需要更多的时间,其间还会受草原人的骚扰,肯定会加倍困难。”

“你说什么?”袁城眯起眼睛,伸手指着外面,语气不带一丝感情道,“现在城外驻扎着十几万军队,每天都等着粮食下锅,你跟我说难办,那我要你有什么用?如果办不到趁早明说,我换能办的人来做。”

“王爷,这就是现在的情况,”听到袁城的责难,反而激起了血性,“草原人来袭的速度太快,我们来不及坚壁清野,损失了屯积在北方的大量粮仓,不得不从南方调粮支援京师和勤王大军,京城附近的几路存粮都消耗怠尽了,只得从更远的地方转运,短时间内确实如此,换谁来也没办法。”

“你……”袁城被顶的哑口无言,正想说些什么。

“贾大人,这话不对吧,”旁边有人阴恻恻的开口了,“京城附近真的没粮吗?”

扫了说话的人一眼,没有接话。

“王爷,京城附近不但有粮,而且足够勤王大军的消耗,”乌哲毫不在意户部尚书的目光,胸有成竹的开口道,“不过是那些商人和大地主囤积居奇,想要暴利罢了。”

被人一点,袁城也反应了过来,官府没粮,民间有的是啊,大燕朝不禁商贸,打压商人,甚至鼓励百姓从商,哪怕是官宦之家也不以为耻,开些铺面贴补家用,既盘活了经济,也可以作为朝廷的补充,培养和扶持了大量的商人,生意做得大的,说他们富可敌国也不为过,比如杨如意曾经所在的“六合居”李家,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开封作为京城,居住着近百万人口,是最繁华的城市,各地的商人沿着河流,把全国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来,在京畿附近的县城修建了众多的仓库,囤积了包括粮食,布匹等大量生活用品,供应着京城百姓的衣食住行。

“如此时刻,那些商人还想着获取暴利,其心可诛。”想着自己刚上位,就对商人下狠手会不会不好,袁城稍做犹豫就下定了决心,皮之不存毛之焉附,先过了眼前这一关才能谈其它,“本王决定,战时有非常之法,一律采取平粜办理,战后统一付款,此事由政事堂负责,兵部,户部,御史台协助,如有阻挠,反抗,隐匿者,一律以通敌罪论处,格杀勿论。”

话音刚落,所有人都变了脸色,包括提出解决问题的乌哲,这一道命令下达,可以想见的是滚滚人头落地,会沉重打击了商人的积极性。

所谓“平粜”,就是国家以平时的价格征用百姓的商品,而不是暴涨的现在,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,商人们辛辛苦苦把东西运到京城,就是想要趁现在的局势卖出高价,获取暴利的,现在愿望落空,想来也知道有多少人不甘,明里暗里的反抗必不可少。

“现在是非常之时,正需上下百姓出钱出力之际,我相信他们能体谅本王的苦心,”看见众大臣齐齐变色,袁城缓和了语气,“等到危急时刻过去,本王记着他们的情,到时定不吝封赏,加官赐爵,朝廷专卖权都由他们选择,张相,王相,庞枢密以及各位大人,你们把我的意思转告他们。”

“如果还是执迷不悟,那也不要怪本王言之不预了。”话说到最后,袁城的语气又变得杀气腾腾了。

王爷话已说到这个份上,谁还敢有异议,众人纷纷答应下来。

袁一眼瞅事情告一段落,上前几步,把刚才收到的紧急密件递了上去,袁城先检查了一下印记,见完好无损,撕开看了几眼,脸色有点难看。

“把这个给几位相爷和尚书们看看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