臣坚信陛下没有克终之难的原因。”
“费利佩会为了万民亲自种地吗?他不会;费利佩会廊庙陈民念,丹墀问政典吗?他不会;费利佩会为了万民不惜身,不惜名吗?他不会。”
“费利佩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倚强凌弱的贵族,他甚至还不如安东尼奥,安东尼奥能为了葡萄牙的平民,忍下刺杀的恶气,马尔库斯死在了安东尼奥面前,他还是选择了隐忍。”
“费利佩之所以变得昏聩,是因为他心里从来没有万民,从来没有。”
冯保说着话看向了叶向高的位置,叶向高但凡是敢写一个字,冯保就把他写的起居注撕了,他这话里话外的意思,连着道爷一道骂了。
其实海瑞的治安疏之所以闻名天下,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勇敢,还是因为海瑞的治安疏把道爷心里没有万民、没有江山社稷,才会如此怠惰焚修这个根本原因,给点了出来。
冯保又不是骨鲠正臣,他也不要什么好名声,他就是提醒陛下,没必要觉得自己晚年,会是费利佩的模样。
费利佩也配和陛下相提并论?
如果是陛下,孩子不明不白死去,陛下一定会把通和宫搬到北大营去,然后搞军管配给,斗,斗的你死我活!
连皇帝都朝不保夕,这些该死的虫豸,折腾百姓该多么心狠手辣?
冯保欲言又止,最后没讲出来心里话,陛下多抠…节俭啊!
一场漫长、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财力、却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远征,陛下会干这个赔本买卖?
连百事大吉盒都要三个并到一起发,要不是顾庄妃临产在五月份,陛下敢把四个大吉盒并到一起去!
而且冯保很清楚,陛下的节俭,可不是张居正在皇帝小的时候管得严导致的,张居正从万历六年开始鼓励皇帝多花钱,皇帝也没铺张浪费过。
节俭,是陛下八大美德之一。
“冯保!你是不是在腹诽朕抠门?!朕省那点银子,还不是想着多修几里驰道,多建几个学堂?”朱翊钧看着冯保的样子,立刻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!
冯保立刻说道:“陛下,这不是正好和臣说的陛下心里装着万民,对应上了?”
“干活干活,还有这么多奏疏呢,笔墨伺候。”朱翊钧摆了摆手,没跟冯保一般见识,奏疏不处理,也没人帮他处理,他也不允许别人帮他处理。
朱翊钧也想明白了,没有自己跟自己较劲儿,老了的事儿老了再说,至少现在,他不会这样。
“石星言居然没有欺君,中盛粮薯真的丰收了。”朱翊钧拿着奏疏,这是宝歧司徐贞明、徐光启的联名奏疏,中盛良薯在南苑已经开始收获。
在只靠天浇灌,甚至没有太多施肥的情况下,每亩地干重四百二十余斤,如果施肥浇灌,能达到惊人的八百斤!干重是五折一,湿重水分太大。
两分种,三分管,五分肥,显然中盛良薯育种大成功,这代表着,天变的危害会进一步降低,只要陕甘绥晋这些干旱的地区,人口没有剧烈爆炸式增长,大明顺利挺过天变的可能性,又增加了三成。
“陛下这话说的,谁敢当着陛下的面儿欺君。”冯保满是笑容的说道,陛下总是在小瞧九族的羁绊!
陛下杀性这么重,石星言怎么可能当面欺辱君王?中盛良薯是陛下亲自盯着,陛下每过一旬就会亲自去看看,农事上,没人敢糊弄陛下。
“叫上先生,再把王国光王司徒叫上,王司徒自从去年知道天变之事后,一直忧心忡忡,再把戚帅叫上,叫上都叫上。”朱翊钧站了起来,让冯保喊人,去收获现场看看。
中盛番薯是土豆,在农业技术尚不发达,经常饿死人的年代,相比其他作物,毫无疑问,土豆可以更加容易收获让所有人都能吃饱的分量。
土豆的营养十分丰富,只要再加上乳制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