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救不了她的,能救她的只有坦白从宽。其实她从信用社往外掏钱的手法很简单,没钱了就自己开支票,到银行里去取,支票存根也不入账。是个人都知道,这很容易被查出来。可为啥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,一次又一次的核查,杜小燕始终没出事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她的那些好大哥了,尤其是信用社系统内部的好大哥,更是给力。在信用社工作期间,杜小燕以来家里请客喝酒为名义,结交了包括信用社系统在内的一大批基层干部。话都聊到这了,杜小燕也是敞开了说了,她想活命,所以就顾不得那些好大哥的命了。从她参加工作开始盘点,所有跟她有过关系的,或者收过她好处的,一个不落,全都点了出来。其中光是她们县里的就有三十多人,公社里的三十多人,各公营、集体企业负责人四十多人。这些人有的是从第一次负距离接触开始,也有的是朋友介绍,更多的是业务往来,一次两次的喝酒,逐渐走上了杜家座上宾的位置,成为了保护她们家的那张伞。其中有七人或是位高权重,或是年轻英俊都被杜小燕发展成为了“亲密爱人”。按照她的说法,这不是不要脸,而是追求真正的爱情。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有些了解内情的人编了一首打油诗嘲讽道:“龙井茶叶天水泡,猫儿胡子嘴上翘,吃喝玩乐真逍遥,最后奉赔睡一觉。”杜小燕家里常年累月干部不断,俨然成了乡镇里的“干部招待所”了。正因为有着密密麻麻地关系网和保护她的伞,杜小燕舒舒服服、平平安安地潇洒了近5年。杜小燕从信用社里掏出来的钱,除了供自己花销之外,还用来拉拢上层关系。许多人明明知道她有经济问题,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在查账时,还给杜小燕通风报信,帮助其掩盖罪证,让她数次逃过查账。当然,为了报答这些干部的“关照”,杜小燕也要做一下“自我牺牲”。这对于她来说不算是什么为难的事,从结婚后认识粮食站站长开始,她就懂得获取权利福利所需要付出什么。她一直在说,三个记录员一直在忙着记录,写完一张纸便递给向允年审核查看,随后送出门外去执行调查。纪监办案不会抓人,多是带回来接受调查,不过杜小燕这会儿已经没有必要胡乱攀咬其他人了。她每说一个人名,都会提供证据所在,这些年为了自保,她可没少留证据。可以这么说,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,掏开这么大的一个窟窿,绝对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。李学武在她供述的这些人里听到了好几个熟悉的人名,万万没想到系列。眼瞅着案情重大,向允年先坐不住了,跟李学武和郑富华通气,说得去请示领导了。再特么这么抓下去,他一个人绝对是顶不住了。郑富华的担忧不比他的小,听杜小燕说了这么多的关系,那银行诈骗案的牵扯也绝对小不了了。最后是李学武主动开口,同杜小燕安慰了几句,请她休息一会,喝点水,晚一点再开始。杜小燕真是说痛快了,真是干财务的好料子,所有涉案的人名、职务、关系,一个不落,一个不错,全都对得上号。更厉害的是什么,她能清楚地记得利益输送的具体形式和数额,在没在一起睡过觉,睡过几次,都是在哪,就差点给三人说一说具体的实施过程了。因为读者都是正人君子,李学武听了也没记下来,毕竟大家都不喜欢看这个。杜小燕在离开前问了李学武一句,她会不会死。李学武看了郑富华一眼,随即给记录员挥了挥手,示意他们先出去。而保密部的同志看得出他的意思,犹豫了一下,还是站的远了。等杜小燕身前就剩他和郑富华、向允年三人的时候,很是认真地解释道:“这个案子是天大的罪名了,你一个人顶绝对活不了”。“啊?!”杜小燕心里一慌,差点跌坐在地上,好在是李学武出手及时,一把搀扶住了她。又给紧张的保密部干事挥了挥手,示意他们不要过来。“现在我们先办违纪的问题”李学武慢慢开导她说道:“你所说的这些人情况属实,证据属实,对吧?”“是!我保证!”杜小燕认真地保证道:“所有关键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