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0章 辽东,钢城(2 / 8)

模仿小孩子,所以老二表现的很聪明,像是早慧一般。

其实说李姝聪明,在李学武看来闺女也仅仅是机灵罢了,绝对没有天才的头脑。

至少现在能确定李姝并没有绘画天赋,也没有很强的音乐天赋,虽然她小时候能拿蜡笔涂鸦,跟着她妈妈接触钢琴音乐。

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,用不着夸大其词,蒙骗自己。孩子是好孩子就行了。

除了要安排老的和小的,再安排顾宁在单位的人际关系,还得兼顾小舅子要结婚这样的家务事,他不用负责具体业务,可也不能完全不管,总得费心过问,表示关心。

年后丈人一家要回来办婚礼,会不会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引起什么复杂的状况。

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时代的波澜,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丈人两口子说是回来给儿子办婚礼,在其他人看来就是要探究他顾海涛有没有其他的企图,是不是闲不住了,想要出山了。

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,以他丈人的资历和身份重新出山,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进步,难免的会招来非议和攻击。

所以作为顾家的姑爷,他还不得不为这件事多做准备,为丈人分忧。

他做的多了,就能吸引一些目光,把丈人回京这件事弄的再复杂一些。

反正是实则虚之,虚则实之,只要结婚这件事完成,老两口立马回金陵。

到时候就算这些人有什么想法,只要丈人请三个月病假,影响也就消除了。

那有人问了,这婚礼不办好不好,只顾延小两口简单领个结婚证,然后去金陵住个探亲假好了,还能旅游几天,岂不是合适?

不合适,真的不合适。

虽然这个年代讲究革命爱情,可也注重明媒正娶。顾家又不是什么低门小户,更没有做什么偷鸡摸狗的勾当,真要是如此低调,倒是要让人家觉得他顾海涛有猫腻了。

什么最难揣测?是人心。

顾海涛要回来,光明正大地回来,光明正大地走,这样才能堵住某些人的口,得以再消停几年。

李学武反正是跟丈人透了底,大风没有刮一冬的,更没有一百年的冬天。

有志气,革命工作到什么时候参加都不晚,路上迷雾丛丛,不如停下脚步看一看。

这话他干爹郑树森也在讲。

“我是真想退下来啊。”

干儿子来家里看望自己,郑树森十分地高兴。客厅里也没有外人,就他和老伴儿。

这话对别人说不得,对亲儿子都不能说,但用不着避讳干儿子。

李学武的发展早就出乎郑树森的预料,没想到今年干儿子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
早就得知李学武可能要去辽东工作,他早就想叫他来家里聊一聊了。

别看李学武在他眼皮子底下,爷俩工作上没什么联系,生活上也见面渐少了。但要说干儿子对他们老两口的关心,他这心里是相当熨帖的,他们对干儿子的关心也是真心实意的。

尤为难得的是,李学武这个干儿子同他们亲儿女相处的关系一般,但这些事并未影响到双方的感情,李学武上门也是主动。

郑树森没理会老伴儿的提醒,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胳膊,小声说道:“下不来了。”

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。”他微微摇头,苦恼地讲道:“谁不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,走到这一步我真是如履薄冰啊——”

“行了,孩子难得来一回。”王淑华瞪了老伴儿一眼,道:“你老跟他提这个干嘛。”

郑树森没理会这些唠叨,依旧皱眉讲道:“你丈人那边谋算的早,还敢‘病’着,我现在连‘病’都不敢啊。”

“啧啧——”他摇头啧声道:“真要是病了,那且等着粉身碎骨吧,有一万个人等着踩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