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7章 第二个了(2 / 7)

物被销售一空,可见目前仅京城一地市民的购买里相当的惊人。而这一数据也被李学武写进了向上级汇报的文件之中。是的,给上级递送的文件就是他写的,不是中午递送的那份,而是他让李怀德写的。只是人前显贵的李主任吭哧瘪肚一个小时才写了四个字,只能是他接手过来完成了后面的四千五百零七个字。但这篇文章的署名还是李怀德,也是他以红星轧钢厂管委会主任的名义提交上报的。别看算上李怀德的名字他总共才写了七个字,但这七个字都值钱,比李学武四千多个字值钱。而广播里刚刚宣读的《文章》也是他写的,这当然不用猜。老李给出的理由是,他写不出来全是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复。关于这一点李学武信,他太特么信了,整个接待队伍里只有老李激动,他都不激动的。文章不重要,重要的是数据。是数据背后反映出当前市场经济和工业发展的勾连关系,以及与计划生产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矛盾。生态工业区的建设不是字面上那么简单的生态和工业相结合。在工业领域,红星厂以重工业为根基,向行业上下游持续拓展发展空间,打通贸易销售壁垒,实现了多种经营,轻重工业复合发展。如果仅仅是为了方便工厂建设,以科研和三产以及部分联合工业为核心圈,周围构建居民区和学校以及医疗体系,这不叫工业区,更不叫生态工业区,这叫大工厂。生态工业区的概念其实跟亮马河并没有多大的决定性关系。没有亮马河,有亮马山、亮马沟什么的都无所谓,这就是个点缀。什么是生态工业区的核心?是以红星厂未来的可持续高速发展为目标,以现有生产产能和发展驱动为基础,与其他工业联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健康成长体系。在大工厂建设和布局的基础上,通过联合贸易、工业、三产、人文、医疗以及其他类别,串联多个企业组合成链条式工业系统。在这一工业发展链条上,会加注经济生态,人文生态,思想生态,科研生态,以及其他生态思想。生态工业区的生态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科技持续创新,产品持续领先,人文发展勃勃生机的新理念。如果仅仅是轧钢厂要拆迁重工业,扩大轻工业和厂区,至于引得Z先生亲自下来视察吗?当然不会,工业发展的思路和脉络都是有迹可循的,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改变的。但红星厂通过思想变革,通过贸易体制探索和生产工业变革,在计划生产和经济体系下实验出了一条新理念,新思想。这对于当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碰撞融合的时期是很有调研价值的,是值得实验和思考的。红星厂做出的这份规划和意见是如何构建和实验这种体系的?其他项都不说,就说最能显而易见的,那就是贸易。在轧钢厂提交的生态工业区建设规划中是有一处大型商场的。这座商场里不仅仅售卖外来的商品和民生物资,还会售卖联合贸易体系下供应链能提供的所有商品。也就是说,生活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内的职工和家属,都能享有进入商场购物的资格。从一开始,轧钢厂的冷冻列车项目运送回来的商品就没有向外部售卖过。对内售卖过程中也并未收取任何票据和证明。因为这些物资本就不是计划内的产物,收取票据会对计划市场上的货物造成严重干扰。这也是供销系统迟迟没有来找麻烦的原因,因为红星厂的贸易体系根本就不在他们的监管范围内。都没有票据交易,那工人手里的票据所具有的计划价值实际上是没有变化和动摇的。且这些资源的局限交易属性隔绝了供销系统的监察和监管。厂区之外他们说了算,但厂区之内厂管委会说的算。红星厂其实还不算特别的巨大,变革前才一万多人。你看看三五万人,十多万人的那种大厂、大单位,人家那才是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。人家都有自己的判罚机构,你就说这权利得有多大。话又说回来了,生态工业区是高筑围墙,以河为界,把这几万人圈在里面吗?当然不是,那建设的不是生态工业区,而是生态监狱了。红星厂的亮马河生态工业区没有围墙,更在河岸两边,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