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9章 神军凯歌归东京,水师破浪捣扶桑(1 / 4)

赵斌几人站在一旁,看着面对黄河而立的岳飞,眼中都流露出复杂的神情。随即这位贤爷冲章启旸微微摆了摆手,两人各自提起一坛村酒,一同走上前,一左一右站在岳飞身侧。
望着滚滚黄河水,三人同时抬手拍开坛口的封泥。醇厚的酒香混着河风的湿气扑面而来,在空气中弥漫开一片辛辣。
岳飞满满斟了一碗酒,目光深沉地望着奔流的河水,仿佛能透过时光,看见那位白发苍苍、忧国忧民的老元帅。
他将第一碗酒缓缓洒入黄土,声音低沉却清晰:“师叔,这碗酒,敬您的知遇之恩。当年若不是您赏识,传授我阵图,亲口肯定我的才能,在武科场更是以性命官位相护,岳飞怎能有今天?”
赵斌也斟满一碗,手腕一翻,酒液倾入河中,瞬间与波涛融为一体:“宗帅,这碗酒,告慰您未完成的心愿。昏君无能,害得您气死在朝堂上,临终前还连喊三声‘过河’!如今我们的大军不仅过了河,更是一举攻破了黄龙府!这滔滔黄河,从今往后重新成为大宋的内河,您在天之灵,可以安心了!”
章启旸双手微微发抖,斟满一碗酒,将酒水横洒向空中。浑浊的酒液在阳光下闪烁,恍惚间仿佛映出了宗泽的面容。
这一刻,这些年来积压在心底的情绪再也抑制不住,这个铁打的汉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声音哽咽:“弟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,护皇城、佑大宋、洗国耻、随明君!还请恩师慢些走,看看我大宋未来的锦绣江山!”
今日黄河岸畔的三人都是和宗泽纠葛颇深,而要说对宗泽感情最深厚的怕也就是章启旸了,这位章氏子弟自福建路起,得遇宗泽学兵法、历朝事、知进退,若非宗泽倾心教导,又如何能有现今的章元帅。而宗泽在他身上付出最多,要求的却最少,只希望他能够忠心耿耿地为大宋效力。
岳飞和赵斌看着跪倒在地的章启旸,眼中都满是感慨。两人同时伸手,慢慢将章启旸轻轻扶起。三人并肩站在高坡上,望着滚滚东流的黄河水,最后一起举起酒坛,将对宗泽的思念伴着黄河的风浪,一口饮尽。
远处大军渡河的喧闹声渐渐远去,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们三人,和这万古不变的黄河。望着永恒的流水,想起当年北伐的艰难,每个人心中都涌起万千感慨。
“宗帅,您看到了吗?”岳飞轻声说道,像是在问话,又像是在自言自语,“我大宋山河已经收复,旧日的耻辱已经洗雪。您当年提出的连结河朔之策,终于在今天取得了成功。天意昭昭,让我们北伐大军能够大获全胜,没有辜负您的托付。”
三人伫立岸边良久,最终将手中空坛掷入河中。最后望了一眼这片被血与火淬炼过、终被收复的土地,缓缓转身,走向等待他们的大军。
涛声如诉,既是凯歌,亦是挽歌,为一个时代的夙愿得偿,也为其中无尽的慨叹。河水奔流不息,万古如斯。
而大军过了黄河之后,行军速度更快三分,借着大宋的官道、城池、驿站,北伐军顺利来到开封城外,大军由各家主将统领,散布在开封周围安营扎寨,一时之间开封城算是成为天下最为安全之处。
待将城外诸般军事安排妥当之后,赵斌一马当先,身背后岳、韩、高、章四位大帅,再往后杨再兴、张宪、余化龙、郑怀、张奎、韩常、冯先、高冴、兰程杰、汤祥、关铃、杨沂中等等百余名战将紧随其后,最后面刑天、横行、神鹰三营精锐,背嵬、神射、虎贲、锋吴四军人马列阵而行。
这一众武将今日具都换上金盔金甲,齐披猩红色战袍,腰间配刀胯剑,鞍鞒侧悬枪挂刀,端的是大将军威风八面,最前面四位大帅各披宝甲,就连喜穿白袍的岳飞今日也换上了大红色征袍,每位大帅盔上都是十三曲簪缨乱颤,身背后帅旗迎风招展,正中央一面王旗威风凌凌。
开封城内李纲、赵鼎早领群臣往十里长亭外远迎,文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