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,直视着木锦之。
“陛下予你厚望,赐你权柄,是让你在其位,谋其政,攻坚克难,而非让你遇事则避,择易而行。你若此时离去,手中诸事交由何人?燕清一人可能扛得起?延误了工期,影响了军国大计,这个责任,谁来承担?”
曹尚书的话语不急不缓,却字字如锤,敲打在木锦之心上,也敲打在旁边燕清的心上。
燕清忍不住附和道,“大人明鉴,正是此理。”
木锦之刚刚升起的那点希望瞬间破灭,脑袋又耷拉了下去。
曹元弋说的每一个字她都无法反驳,现实的重压再次清晰地摆在面前。
曹元弋看着她这副样子,语气稍稍缓和了些。
“至于你觉得公务繁忙,精力不济……此事,老夫与燕清亦深有体会。这样吧,”
她沉吟片刻,做出了决断。
“勘探队之事,暂且作罢,不必再提。但你可从工部年轻官吏或此次通过考核的匠人中,择选一二聪慧伶俐、背景清白、踏实肯干者,带在身边。
一来可为你分担些绘图、核算、记录等琐碎事务,二来也可将你的技艺心得有所传承,不至于埋没了。你觉得如何?”
这无疑是眼下最务实、也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了。
既安抚了木锦之想要“透气”的心思,给了她一点盼头,又将她的主要精力牢牢摁在了当前最紧要的公务上。
收学生一事在工部算是比较常见的现象。
燕清每天忙得头不沾枕头,这还是手底下有五个学生的分忧之后的现象。
作为预备的工部尚书,掌管工部军工、兵器两大类的工部右侍郎,燕清每天的工作比之现在手握好几个大项目的木锦之毫不逊色,甚至因为还要亲自去军营勘察兵器、铠甲、护具等情况,燕清除了必须要参加的大朝会外,几乎每日都是在工部前院、军营、工坊、工部后院之间行走。
至于家?
她只笑笑不言语。
燕清刚才给她的提议也是这般,只不过挑选的的方式不同罢了,木锦之还能说什么呢?
她看了看面色严肃的曹元弋,又看了看一旁虎视眈眈、仿佛她敢说个“不”字就要扑上来再给她灌一瓶清心丸的燕清,最终只能认命地、深深地叹了口气。
她躬身道,“下官……遵命。谢大人体恤。”
看来,北境寻宝梦,终究是镜花水月。
而收徒,不收学生一事……唉,想想也是件麻烦事。
但比起被钉死在文书山里,似乎也算是个……不错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?
若是收到的学生还能帮她处理公务就更好了。
要不然说公司总裁、董事长之类的都会找特助,她现在也想找一两个。
她想要个事事都能帮她规划好,一日三餐直接送到面前,时时会帮她准备好吃喝。
小事直接自己解决,大事能分得清轻重缓急再来跟她沟通。
能听懂她的思路和想法,手里无论拿不拿她的图纸,她都能让我借着她的口,让旁人可以清楚无误的得到转述。
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、全年几近无休、能察言观色、会分析客户如今的大致心情和想法,能做到事事周全的助手。
人在古代,莫名想成为资本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