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章(5 / 7)

流华录 清韵公子 9541 字 1个月前

场,大地颤抖,空气沸腾!鼓点越来越急,越来越重,催动着毁灭。

“呜——呜——呜——!”凄厉不似人声的骨哨(传以战死者胫骨制成)在鼓隙中尖啸,刺入骨髓!

哨音未绝,前方敢死士卒长矛狠狠刺入火牛后臀!

“哞——!!!”痛苦的牛吼汇成狂潮!尾部麻秸轰然点燃,化作疯狂甩动的火蛇!三万头燃烧的火牛,如同三万颗地狱火流星,在雷鼓骨哨中,挺着烈焰缠绕的黄巾犄角,排山倒海,冲向汉营!火光烟尘交织,形成吞噬一切的死亡风暴!

紧随火海的“地公车”猛然停下!车厢顶蒙皮掀开,露出杠杆抛石机!黄巾力士齐声怒吼,奋力压下杠杆!

“呼——呼——呼——!”上百颗裹满粘稠火油、熊熊燃烧的硕大草球,如陨星般撕裂夜空,带着死亡长啸与焦糊恶臭,划出刺眼火线,砸向汉军营垒!灼热气浪,扑面而来!

中军大帐,烛火跳跃。帐外灭世之声似被一层无形屏障隔绝。皇甫嵩端坐虎皮帅案后,身形如古松磐石。他宽厚布满老茧的手掌拿起那支带十字刀痕的竹筒,指腹摩挲过粗糙封泥与冰冷刻痕,稳定地捏碎封泥,抽出素帛。

“曹孟德擅离防区,驰援邺城…魏郡危如累卵…”他低语,声音沉静如深潭,听不出喜怒。目光掠过帐外东北方映红天际的火光,又落回案上另一角素帛——那是三日前巨鹿老农冒死送来的,一把尚带墒情的青麦穗,压在竹简下。

“传令。”声音不高,却似金铁交鸣,“中军牙旗,后撤三丈。”

帅旗移动了。丈八旗杆底部的青铜钲座在夯土上拖出浅沟,细微的位移,却如巨石投入黄巾军心湖!

丘陵之巅,张曼成手持九节杖顶端铜铃震碎晨露,杖身镶嵌的北斗七星流转寒光。他苍老的脸上掠过一丝狂热:“汉军气衰!天助黄天!”身后那片火牛焦土与硝烟弥漫的死亡地带,竟有无数身影蠕动爬起。幸存的黄巾士卒用豁口的镰刀割下烧焦的麦穗,混杂着泥土塞入口中,喉结滚动,是生存最原始的吞咽。“冲过去!与北麓兄弟会师,碾碎官军!”

汉军后撤,阵列却齐整如移动铁壁。重步兵的钩镶盾始终朝外,盾面被火油熏得焦黑,缝隙插满折断的竹箭。撤退路线蜿蜒穿过一片低洼麦田。未及收割的金黄麦秆被无数军靴踩进泥泞,饱满麦粒混着血痂、泥浆,在脚下碾成深褐的糊状。

张曼成令旗挥动。残存的犍牛与“地公车”被驱赶向前。车轮碾过尚有余温的焦黑牛尸,发出令人牙酸的骨碎声。车后拉拽的黄巾力士,麻绳深陷肩肉,汗水冲开脸上垩粉,露出底下长期饥饿的菜色肌肤。

日上三竿,北面地平线,赤色烟尘冲天而起!一面残破的“兖”字大旗率先刺破苍穹,随后是如林耸立的竹矛——矛尖浸血赤布远望如燃烧原野。兖州大将韩忠,跨赤骝马踏过溪涧,马鞍旁铜锣沾着水珠,折射出身后三万“大军”:衣衫褴褛,草鞋赤足,武器多是钉耙柴刀,唯有一双双眼睛燃烧着狂热的火焰。

“苍天已死——!”韩忠嘶吼被海啸般的声浪淹没。这支疲惫之师爆发出惊人速度,直扑汉军“溃退”右翼!他们踩过洼地深褐泥浆,浑然不知泥水下暗藏淬毒铁蒺藜!

“啊——!”冲在最前的士卒凄厉惨叫,脚板被三角铁刺贯穿!后续者收势不及,成片栽倒,泥浆翻涌,瞬间被染红。混乱如瘟疫蔓延。

**第四回汝水寒蛟伏芦影环阵铁壁锁群龙**

几乎在兖州赤潮现身的刹那,东南汝水河畔,茂密芦苇荡如遭巨兽碾压,成片倾倒!

“哗啦——!”

数千面玄黑“朱”字大旗刺破青空!南阳太守朱儁的精锐,身披札甲,甲片缝隙缀满用作伪装的空心芦苇管,如同泥塑鬼魅,骤然从及腰深的河水中站起!弓弩手脚踏特制木屐,屐齿深陷河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