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9章 后条约时代的究极战舰(2 / 2)

开篇激战1860 琳琅岁玥 1128 字 5个月前

艘,一线航空母舰十二艘,重巡洋舰八艘,轻巡洋舰、驱逐舰和潜艇等舰只若干。
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海军在1936年时便基本完成了各型需要补充建造的战舰设计方案,并从1937年开始,各大船厂皆全面投入到大规模造舰的工作当中。

在这场造舰大潮中,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国防军海军为了补齐战列舰的数额,而建造的四艘符合后条约时代标准的“究极战舰”。

这四艘同级别战列舰,被分别命名为“鹤鸣II”号、“无衣II”号、“振鹭II”号和“令仪II”号。

没有了条约的限制,该级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45,100吨,设计航速28节。

17度内倾的主装甲带最大厚度为350毫米,甲板装甲的最大厚度为170毫米,舰上载有水上飞机三架。

“鹤鸣II”级的主炮为四座三联装1937年型50倍径406毫米炮,副炮为十二座双联装1933年型40倍径130毫米两用炮。

防空武器为十六座双联装1933年型60倍径57毫米高射炮,和二十四座双联装1937年型70倍径37毫米高射炮等。

同样也是为了完成计划,华夏还开工建造了两艘战列巡洋舰。

两艘同型战舰名为“雷霆II”号和“至柔II”号,标准排水量为45,800吨,设计航速33节,同样搭载有三架水上飞机。

舰上装备有四座双联装1937年型50倍径406毫米炮,另外装有十座双联装1933年型40倍径130毫米两用炮。

防空武器为十座双联装1933年型60倍径57毫米高射炮,和二十四座双联装1937年型70倍径37毫米高射炮。

“雷霆II”级主装甲带的最大厚度为330毫米,并且内倾17度,水平装甲的最大厚度为155毫米。

“鹤鸣II”级和“雷霆II”级建成后,加之原有的“晨风II”级、“白驹II”级和“岁月II”级战列舰,以及“山东”级战列巡洋舰,使得华夏拥有了一支总数十六艘,总排水量64.2万吨的主力舰群。

有这些巨舰的压阵,让国防军终于成为了世界最强海军之一,并有能力在全球海洋展示影响。